目前,國內外對新的氣敏材料和氣體壓力傳感器的研究非常活躍,其主要研究和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首先,開發新的氣敏材料。主要措施是在傳統的半導體氣敏材料SnO,SnO2,Fe2O3中摻雜一些元素,目前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報道;其次是研制和開發復合型和混合型半導體氣敏材料和高分子氣敏材料,使這些材料對不同氣體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高穩定性。
另外,開發新的氣體壓力傳感器,應用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對氣體壓力傳感器的機理做進一步研究,使傳感器更加微型化和多功能化,并具有性能穩定、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等特點。
同時,進一步采用計算機技術實現氣體
防爆壓力變送器的智能化。氣體傳感器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出現了智能氣體傳感器-----電子鼻。國內外已成功開發了鑒別和檢測食品、香料等的電子鼻。研制開發新型仿生氣體傳感器-----仿生電子鼻是未來氣體傳感器發展的主要方向。
防爆壓力變送器在氣體泄漏事故中的應用
檢測氣體種類及特性
在氣體泄漏事故發生后,事故處置將圍繞采樣檢測、確定警戒區域、組織危險區域內群眾撤離、搶救中毒人員、堵漏、洗消等方面展開。進行處置的第一個方面應該是盡量減少泄漏對人員的傷害,這就要求了解泄漏氣體的毒性。氣體的毒性指泄漏使物質能夠擾亂人們機體的正常反應,因而降低人在事故中制訂對策和減輕傷害的能力。美國消防協會將物質的毒性分為以下幾類:
NH=0火災時除一般可燃物危險外,短期接觸沒有其它危險的物質。
NH=1短期接觸可引起刺激,致人輕微傷害的物質。
NH=2高濃度或短期接觸可致人暫時失去能力或殘留傷害。
NH=3短期接觸可致人嚴重的暫時或殘留傷害。
NH=4短暫接觸也能致人死亡或嚴重傷害。[ZK)>
注:以上毒性系數N/-H值只是用來表示人體受害的程度,不能用于工業衛生和環境的評價。
由于有毒氣體可通過人的呼吸系統進入人體造成傷害,在處置有毒氣體泄漏事故時的安全防護必須迅速完成。這就要求事故處置人員在到達事故現場后,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了解氣體的種類、毒性等特性。
將氣體
壓力變送器陣列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組成智能氣體探測系統,能夠做到迅速準確識別氣體種類,從而測出氣體的毒性。智能氣體傳感系統由氣敏陣列、信號處理系統和輸出系統組成。采用多個具有不同敏感特性的氣敏元件組成陣列,利用神經網絡模式識別技術對混合氣體進行氣體識別和濃度監測。同時,將常見有毒、有害、易燃氣體的種類、性質、毒性輸入計算機,并根據氣體的性質編制事故處置預案輸入計算機。當泄漏事故發生后,智能氣體探測系統將按下面程序工作:
進入現場→吸附氣體樣品→氣敏元件產生信號→計算機識別信號→計算機輸出氣體種類、性質、毒性及處置方案
由于氣體傳感器的靈敏度較高,在氣體濃度很低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檢測,而不必深入事故現場,以避免不了解情況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使用計算機處理,以上過程可以迅速完成。這樣,可以迅速準確地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實施正確的處置方案,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另外,由于系統中存儲常見氣體的性質及處置預案等信息,如果知道泄漏事故中氣體的種類,可直接在這套系統中查詢氣體性質和處置方案。
以上材料出自武漢松野智能儀表有限公司官網,僅供參考。